<video id="otywx"><mark id="otywx"></mark></video>
    <source id="otywx"></source>
    <source id="otywx"></source>
<video id="otywx"><mark id="otywx"><del id="otywx"></del></mark></video>
<video id="otywx"><mark id="otywx"></mark></video>
    <source id="otywx"><ins id="otywx"></ins></source>
    <video id="otywx"></video>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西部報告 >> 正文
    青海涉藏地區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調研報告(《新西部》2022-2·3) ——以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拉格日模式”為例
    2023-02-07 14:44:10 來源:《新西部》2022年第2-3期合刊

    ◎罡拉卓瑪

    “拉格日模式”是青海涉藏地區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發展的典范。在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過程中,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充分利用當地畜牧業產業,打破單一產業結構,積極拓展第一、二產業,逐漸形成了具有高原牧業特色的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對涉藏地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拉格日模式”澤庫縣走上現代化生態畜牧業之路

    2017年,在我國精準扶貧政策基礎上,中共中央堅持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經濟,為了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貧困地區農牧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戰略決策,面對新的歷史機遇,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四個扎扎實實”根本要求,推動產業振興、生態振興,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全面動員、科學謀劃,打造出符合當地實際的“拉格日模式”,奮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袄袢漳J健苯忉屃肃l村振興必須要大力發展和優化專業合作社等各類產業鏈,增加分紅和利潤返還數量,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重要性。

    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是牧戶和市場的重要紐帶,牧戶以傳統牧業與現代化農牧業發展理念相結合,通過組建較完整的專業化組織機制,優化傳統畜牧業產業結構和牲畜品種,是帶動農牧民增收和現代牧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和涉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政策,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當地實際,尊重牧民傳統生活習慣,積極探索全村參與、全村聯合、全村團結、全村創業的發展理念,打造出符合當地實際的“拉格日模式”,積極創新“企業+合作社+農牧民”目標,加大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和幫扶引導,加強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和公司基礎建設,逐漸形成了具有高原牧業特色的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產業扶貧取得顯著成效,對青海省涉藏地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澤庫縣“拉格日模式”現狀及主要做法

    (一)“拉格日模式”現狀

    澤庫縣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南部,聳翠的麥秀山西南,為黃河右旋大河曲之腹地。這個地處三江源生態核心保護區的扶貧重點縣,畜牧業成為牧民群眾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支柱產業?!袄袢铡保╯brardkar)藏語為“白色的帳篷”,離青海省會西寧市390公里,靠近寧果(西寧至果洛)公路,平均海拔3500米?!袄袢铡蹦J降某晒ν茝V,為加快青海涉藏地區農牧業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生機與活力。

    拉格日村屬純牧業傳統村落,有豐富的天然草場和優質的牲畜品種,下轄4個社,全村共有184戶895人,全村草場總面積8.7萬畝,耕地面積1533.87畝,牲畜存欄數6898頭(只),對組建拉格日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自2010年以前,大多數牧民通過增加牲畜數量來增收,但始終未能解決畜牧業產業發展的“內卷化”,極大地影響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拉格日村也在面臨同樣的問題,導致村落經濟單一、無支柱型產業,人均純收入只有2512元,大多數青壯年成為剩余勞動力。2011年在原拉格日二社社長俄多的多次宣傳下,拉格日村牧民加入專業合作社。由于牧民對合作社認識不夠等因素,最初入社的只有36戶(全村總戶數的20.6%)217人(全村總人數的26.3%)0.6萬畝夏季草場和74頭牦牛的入股資產,首次成立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

    2012年,拉格日村村委會將100萬元扶貧資金以入股形式作為合作社周轉資金,為進一步擴大合作社經營規模。2012年年底,在鄉黨委政府的積極宣傳引導下,草場入股2.7萬畝(占總草場的28.7%),入股牧戶也從原來的36戶增加到150戶(占總戶數的85.2%)720人(占總人口的87.4%),專業合作社分紅及利潤返還金額高達51萬余元,牧民首次獲得了合作社的分紅。因此,2013年,為了擴大合作社規模,將2011年合作社成立時的74頭牦牛進行良種繁育,同年年底牦牛數量增加為682頭,初步實現了合作社的規?;B殖效益,并入股牧民的利潤返還金額高達54萬余元。

    2014年初,在澤庫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以“生態與經濟雙贏”為主要目標,整合全村資源,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成功轉型。特別是與精準扶貧政策相結合,合作社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態勢。截至2017年,入社172戶818人9.01萬畝草場和5019頭(只)牲畜,占全村資產的95%,全村牧戶入股資金達2416.2余萬元,總折股數48323.91股,村落集體經濟合作模式順利轉型為股份合作制,為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提供了更加科學的發展路徑。

    隨著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和利潤返還金額的逐年增加,牧民積極參與合作社。截至2021年,合作社入股達到180戶871人8.36萬畝草場和4814頭(只)牲畜,其中牦牛入股3904頭,藏羊910只,合作社牲畜6698頭(只),占全村牛羊總數的97.1%,入股資金達23321397元,總折股數116606.99股,拉格日村牧民靠牛羊和畜產品走上致富道路。

    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作為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發展和青海涉藏地區經濟發展模式的典范,完全超越了牲畜品種退化,收入結構單一的突出問題,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與鄉村振興進行有效銜接,對青海省涉藏地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拉格日模式”的主要做法

    為了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標準化和規?;?,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和幫扶下,現代化畜牧業發展理念融入到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結合當地傳統放牧的實際,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和牲畜品種,加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現代化畜牧業發展。

    1、加強牲畜高效養殖及良種繁育

    為了增加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收入,從2021年開始,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按照劃區輪牧方式,合作社共有3904頭牦牛,分為21個牧業組,牧業組聘請專門的擠奶和放牧員工,按月支付1500元薪酬。其中,放牧組“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為理念,科學規劃草場載畜量,通過嚴格執行草場放牧順序,核定放牧周期分區安排放牧時間,以季度為節點合理安排輪牧模式,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草地生態。同時結合技術示范,大力推廣了牦牛一年一胎的養殖方式。

    在藏羊養殖方面,以劃分養殖小組的方式,利用租賃的7200畝草場,分冬、夏兩季輪牧,以兩年三胎技術推廣進行高效養殖,同時配備5名專業養殖人員,打破傳統的按月支付的薪酬模式,以每只羊182元/年為標準支付薪酬。同時結合母畜數量產羔率大于85%以上就以個人獎勵為計算方式作為績效獎勵,如產羔率低于85%,按每只600元的標準進行處罰,獎懲結合,有效地激發了養殖人員的積極性。

    2、拓寬就業渠道,增加牧民收入

    牧民草場和牲畜等家產為了充分利用年輕力壯的剩余勞動力,通過統一的技能培訓,對剩余勞動力進行分工,以個人特長分別從事銷售、交通運輸等行業,以此增加牧民收入。2014年,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拓展合作社經營種類和范圍,以推動第二、三產業,增加牧民收入為主要目標,積極籌措資金,利用草原獎勵補助資金注冊公司、開辦合作社下設餐飲酒店業進行酥油、曲拉和牛肉干等有機畜產品直銷店,并以各經銷店為平臺解決了拉格日村青年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并將每年的餐飲酒店及直銷店經營利潤中的20%,直接返還給合作社的牧民,讓牧戶切實感受到了合作社帶來的增收福利。

    3、提升合作社技術服務水平和能力

    在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主動與有關部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縣級有關部門也高度重視合作社的發展前景,積極安排部署強化落實責任。如:縣農牧科技局技術人員與合作社建立聯點幫扶,利用先進技術精確核算天然草場面積和牲畜數量,科學規劃輪牧放牧及載畜量的統籌管理。獸醫站以合作社牲畜疫病防控為主,積極推廣牲畜高效養殖技術和品種繁育技術,在傳統養殖業基礎上改良品種,增加牛羊出欄率的專業化和規?;l展路徑,合作社良種牛羊類型進行分群放牧的現代化畜牧業,對合作社進行全方位幫扶,在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長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青海省黃南州澤庫縣“拉格日模式”的主要成效及經驗

    (一)“拉格日模式”的主要成效

    1、轉變經營方式,增加牧民收入

    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不僅是拓寬藏羊、牦牛高效養殖,增加牧民收入。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探索出新的發展路徑,以草原獎補資金和國家扶貧項目資金等渠道,打破單一的傳統畜牧業和畜產品簡單加工模式,拓展賓館經營及公司直銷店的產業結構,實現了合作社和牧民收入快速增長。僅就2021年合作社現金分紅1119427元,實物分紅4600573元,總分紅572萬元。合作社開辦至今,累計現金分紅2941.87萬元,①成為轉變經營方式給牧民群眾增收創益的模式典范。

    2、增強致富本領,助推鄉村振興

    拉格日村一直以來就屬純牧業傳統村落,是全縣64個牧業村中貧困村之一,2010年底拉格日村人均純收入僅為2512元。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和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該地區產業結構單一,長期處于“牲畜產量低、經營效益低”的兩低狀況。2011年以來拉格日村成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通過國家政策持續扶持和自身的不斷努力,僅用七年時間全面實現了整體脫貧。2021年,拉格日村民可支配收入達到8240元,與2010年相比牧民收入增加了三倍多。合作社整合牧業資源,極大地解放了農牧區生產力,通過合作社統一組織富余勞動力轉產創業,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牧民創辦二、三產業的積極性和共同闖市場的熱情,牧民享受到股權收益,全面走向了致富脫貧之路。

    3、優化產業結構和牲畜品種

    牲畜養殖作為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主要業務,現代科技與當地自然條件相結合,改良牲畜品種、科學養殖等成為合作社能否長期生存的關鍵性因素。為了攻堅突破,在全縣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一系列科學養殖方法,基本解決了該地區傳統養殖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通過優化牲畜品種、良種繁育等方式,對澤庫縣本地藏系羊和藏牦牛進行適當科學良種繁育,實現了合作社良種牛比例高達80%的現狀,縮短了牦牛出欄的周期,合作社的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升。

    4、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為加強我國草原生態保護,2018年中央財政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對青海涉藏地區牧區生產方式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拉格日村根據國家政策,嚴格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科學統籌、劃區輪牧、分群飼養、種草養畜,有效解決了超載放牧與生態保護的矛盾。最終實現草原生態平衡。據數據顯示,2021年拉格日村一畝天然草場產草量較十年前增加了21.4公斤。在各級部門的科學保護與牧民主動保護的雙重作用下,拉格日地區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二)“拉格日模式”的經驗

    1、轉變生產經營模式,優化現代化生態畜牧業

    拉格日迅速轉變生產經營模式,成功實現了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生態畜牧業的轉變。多年的分戶經營方式被打破,優化了生態畜牧業的結構。從“拉格日模式”幾年來的經驗看,“折價入股”“隨畜計價”“勞力分工”“按勞取酬”等一系列股份制經營模式是值得推廣的。其核心在于對牧民的高度尊重,處處體現公平原則。通過精細化生產分工,從而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構建出專業精良的集約化畜牧業生產模式,從前小規模家庭式畜牧業被取而代之。2、正確引導扶持,確立生態發展觀念

    黨政部門的正確引導扶持,確立生態發展觀念是“拉格日模式”取得成功的關鍵。澤庫縣寧秀鄉屬于偏遠地區,經濟發展滯后,牧民素質普遍較低。畜牧業的良性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觀念問題,縣鄉兩級黨委政府將重點放在觀念引導上,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綠色發展為理念,同時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加強信貸、稅收等畜牧業建設生產以及項目投入等各項優化措施,協同夯實“拉格日模式”的發展基礎。

    3、調整產業結構,挖掘草地潛力實現多元發展

    調整產業結構,從而實現多元發展關鍵在于要轉變傳統的只注重畜牧業生產養殖的落后觀念,充分挖掘豐富的草地潛力?!袄袢漳J健钡慕涷瀱l我們草地的景觀資源以及涉藏地區的民族文化是改變畜牧業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單一的有效途徑?!袄袢漳J健钡某晒υ谟谑冀K謹記“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科學養殖實現草畜平衡,從宏觀統籌協調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深入挖掘草地潛力實現多元發展,形成各方效益協調統一的產業體系,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4、加大科技支撐,推動生態畜牧業發展

    “拉格日模式”的成功充分說明堅持以科學技術為保障才能推動生態畜牧業的建設步伐。一是依托項目資金支持和農牧部門的技術指導,加強科研推廣;二是引進優質種公畜,提升牲畜品質,增強個體生產性能;三是通過牲畜高效養殖、人工種草技術的示范與應用,提高飼草利用率,促進草場修復。最終構建出以高原牲畜高效養殖技術為核心的技術保障體系,實施牲畜良種工程,同時加強對牲畜疫病的風險防范,減少生產損失、降低對生態畜牧業的影響。

    結 論

    青海省黃南州澤庫縣拉格日村依托地域特色優勢資源,調整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不斷壯大產業規模,逐步形成“一村一業”和“一鄉一特”的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把牧民聚在產業鏈上,分享產業鏈增值的收益。在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打破了傳統單一的產業結構,推動現代化畜牧業發展?!袄袢漳J健笔乔嗪I娌氐貐^打破單一產業結構,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也是推動畜牧業由傳統向現代化轉型的強勁動力。

    注釋

    ①數據來源: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畜牧水利局

    作者簡介

    罡拉卓瑪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順利/《新西部》雜志 · 新西部網

    終審:楊旭民























    63K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
    观看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video id="otywx"><mark id="otywx"></mark></video>
      <source id="otywx"></source>
      <source id="otywx"></source>
    <video id="otywx"><mark id="otywx"><del id="otywx"></del></mark></video>
    <video id="otywx"><mark id="otywx"></mark></video>
      <source id="otywx"><ins id="otywx"></ins></source>
      <video id="otywx"></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