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鴻 王 璐
直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播+農產品”是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隨著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實施,農村電商加速賦能,對農民來說,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數據變成新農資,農產品直播帶貨已成為目前農村電商營銷的新業態。
在交通不便、封閉落后的西部地區,打造數字鄉村對于農民接受新觀念、掌握新技術,對于農產品跨越交通屏障走向更為廣闊的市場,對于實現西部農業現代化,無疑具有更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2020年4月,時任武功縣縣長林梅(右)走進“陜貨淘寶直播購物節”陜西直播專場為武功優質農產品代言。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該《規劃》明確提出,要“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推動數字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目標,同時,數字經濟為加快推進數字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強大動力。
隨著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實踐的不斷推進,數字鄉村應運而生。數字鄉村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交通不便、封閉落后的西部地區,打造數字鄉村對于農民接受新觀念、掌握新技術,對于農產品跨越交通屏障走向更為廣闊的市場,對于實現西部農業現代化,無疑具有更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實現數字經濟助推西部鄉村振興,需要準確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打好數字鄉村新基建底座、抓好數字農業新產業、開拓農產品直播帶貨新業態、管好數字鄉村新治理。
打好數字鄉村新基建底座
數字經濟時代,建設數字鄉村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迫切需求。在數字鄉村建設過程中,數字技術不僅能夠滲透到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對農村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實現顛覆性創新,同時還能挖掘不同類型農村地區的特色和優勢,拓寬鄉村振興的通道。
數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新階段、新形態、新引擎、新基座,以數字技術創新為鄉村振興的核心驅動力,通過數字化賦能加速重構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最終促進鄉村經濟社會完成轉型升級。
為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應著力提升鄉村新基建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在農村地區加快布局5G、互聯網、大數據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鄉村網絡設施水平,完善信息終端和服務供給。積極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加快鄉村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打好數字鄉村新基建底座,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夯實基礎。
抓好數字農村新產業
數字農業是數字經濟在農業領域的重要實踐,是我國數字鄉村戰略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鄉村振興戰略總目標的必然趨勢和正確選擇。
當前我國資源在不斷消耗,傳統農業發展面臨低效率、高成本等諸多問題,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在此背景下,數字農業正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數字農業是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數字農業使信息技術與農業各個環節實現有效融合,對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抓好數字農業能有效推動農業大數據資源匯聚及技術應用,促進農業現代化生產與農產品高效流通,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實現產業興旺;有效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業經營效率,實現鄉風文明;有效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實現生態宜居;有效提升鄉村綜合治理能力,實現治理有效,從而加速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
開拓農產品直播帶貨新業態
直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播+農產品”是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
隨著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實施,農村電商加速賦能,對農民來說,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數據變成新農資,農產品直播帶貨已成為目前農村電商營銷的新業態。
直播帶貨農產品是通過“農民直播”“田間地頭直播”等模式,增加線上體驗的代入感,將農村原生態產品資源更直接地呈現給消費者,對消費者進行有效引流,拓寬農產品上行渠道。同時,對農產品進行直播帶貨,不僅給消費者帶去實惠和便利,而且能夠盤活億萬級農村消費市場,為鄉村振興增添力量,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顯著推動作用。
開拓農產品直播帶貨新業態能有效解決農產品滯銷困難,打開農產品銷路,讓更多農民增收致富,促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新裝備。
管好數字鄉村新治理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數字經濟時代,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數據變成新農資。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就“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發表重要論述??傮w來看,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同時,數字鄉村治理是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手段。
數字鄉村治理能夠通過信息化手段感知農村社會態勢、輔助科學決策,加強農村生產、生態、生活等領域的精準管理,推動信息化與鄉村治理體系深度融合,實現鄉村治理精細化;能夠利用數字技術輔助基層干部科學決策和高效處理村民相關訴求,提高村務決策的科學性與民主性。因此,只有完善數字鄉村治理體系,推進鄉村治理能力數字化轉型,提高數字鄉村治理水平,實現數字化賦能鄉村治理,才能更好地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保駕護航。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在數字經濟的帶動下,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發展深度融合,推動鄉村產業、生態、文化、治理、服務等方面數字化轉型,促進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應積極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產業,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動數字鄉村建設落地生根,成為推動西部發展的新引擎。
作者簡介
張 鴻 西安郵電大學教授,陜西省數字化融合創新軟科學基地專家
王 璐 陜西省數字化融合創新軟科學基地專家
(責任編輯 王順利)